人民來論:檢察聽證讓公平正義可觸可感
“我們村終于通水了,自來水直接到各家各戶,太方便了!”貴州省織金縣雙堰街道桂花村的村民們十分歡喜。當地56戶村民自行鋪設的飲用水管因老化向鐵路噴水,雖多次整改卻未見成效,嚴重影響了鐵路安全。織金縣檢察院就此問題及時召開公開聽證會,各方代表就相關問題達成共識并積極落實,連接群眾飲水保障與鐵路運輸安全的“自來水管”就此暢通。
“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近年來,檢察聽證制度獲得了長足發展,各地檢察機關積極回應新時代人民群眾的新期待,不斷創新檢察聽證路徑、提高檢察聽證質效。
作為檢察機關積極貫徹落實全過程人民民主、推動人民群眾有序參與司法活動的重要方式,檢察聽證在推進司法民主、化解矛盾糾紛、推動檢務公開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生動實踐新時代“楓橋經驗”,法律監督工作得到了高質量發展,公平正義實現了可觸、可感。
聽之精準,耐心傾聽把準訴求,精準掌握爭議焦點。在司法實踐中,當事人可能因案件經歷的環節多、周期長,又或因信息不夠透明、溝通不夠暢通而產生抵觸、懷疑和不滿情緒,難以接受對自己不利的結論。檢察聽證將疑慮擔憂、是非觀點置于“桌面”上,為當事人等相關方提供表達訴求、理性答辯的平臺,幫助檢察官厘清申訴案件的爭議焦點,讓事更清、理更明、法更透,進而從源頭上解開群眾“心結”、化解矛盾糾紛。
評之通透,良性互動發表見解,歸納總結釋疑解惑。近年來,全國檢察機關多次組織召開多方參與的公開聽證會,充分發揮社會公眾代表的監督作用。對存在重大爭議或有重大影響的案件,以聽證會的形式進行審查,將專業判斷、法律適用和社會公眾的樸素認知充分結合;講透法律、講清道理、通達民情;在與案件承辦人的良性互動、評論討論中解開群眾“心結”,守護好公平正義。今年10月9日至15日,我國首次全國檢察聽證培訓班順利舉辦,來自全國檢察機關的聽證員代表等就保障聽證員作用發揮、提升檢察聽證質效等問題展開深入探討,為做好公平正義的“守望者”注入了新的智慧與力量。
導之有道,闡明法理平衡人情,理性表達合理訴求。對于部分長期信訪案件,如何能結合法、理、情,做到案結、事了、人和?在內蒙古自治區五原縣塔爾湖鎮一個農家小院里召開的聽證會給出了答案。“檢察官逐一答復了我的訴求,我對檢察機關的處理結果沒有意見,愿意息訴罷訪”,在呂某自家院子里的板凳上,檢察官不僅解決了她的急難愁盼,還引導她提交司法救助申請,用實實在在的聽證成效傳遞法治溫暖。檢察聽證不僅要充分闡明法理,也要耐心解釋纏訪、重復信訪的危害所在,引導申訴人在合理范圍內表達理性訴求,在化解糾紛的同時取得更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聽而證,證而結;事不證不明,理不辯不清。檢察聽證是新時代檢察機關轉變司法辦案理念、優化辦案方式的創新舉措,通過傾聽、評論、引導,打通了檢察服務人民群眾的“最后一公里”,以可觸、可感的方式,將矛盾呈現于“平臺”上,把糾紛化解在“家門口”,讓公平正義的法治之光照耀在每個人身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