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財評: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長三角新篇章
近日,2023長三角百強企業排行榜出爐。數據顯示,長三角百強企業2022年整體營業收入首次突破20萬億元大關,同比增長6%。
細看榜單:互聯網服務、風能太陽能設備制造、計算機及辦公設備、通信設備制造、藥品生產、軟件和信息技術等6個行業表現亮眼,這6個行業中,新興產業公司營收增長率較百強企業整體營收增長率高一倍以上,顯現了新興產業企業持續、較快的成長態勢。從地域看,浙江、上海、江蘇、安徽分別貢獻40家、27家、23家、10家企業上榜。從排名看,上海的中國寶武位列榜首,其2022年營業收入達到創紀錄的10877.1億元,增長率達到11.87%,成為長三角地區首家年營業收入突破萬億元大關的企業。
自2019年榜單首次發布,至今跨越的5年也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提出并實施的5年。5年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隨后《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十四五”實施方案》相繼印發。在經濟社會發展已經走在全國前列的高起點之上,長三角肩負使命,必須更進一步。5年來,從推動軌道交通“一碼通行”,到越來越多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再到發展旅游觀光“同城待遇”,一體化提供強大支撐,也是區域企業競相發展、互補共進、優勢整合背后的堅固后盾。
縱覽這片熱土,G60科創走廊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占全國比重從1/12上升到1/8,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從11.5%上升到15%;是我國自貿區啟動最早、分布最集中的區域之一,上海自貿區支撐了全國超1/4貨物貿易量的數據處理,浙江自貿區依托制度創新打造油氣全產業鏈……今年前三季度,長三角GDP總量逾22.1萬億元,在建和已建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約占全國的1/3,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分別占全國的60%、1/3和1/3,新能源汽車產量約占全國的2/5。具有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制造業發達、產業鏈供應鏈相對完備和市場潛力大等諸多優勢的長三角,握指成拳、聚勢而強,向著“我國發展強勁活躍的增長極”目標加快成長。
通過一輛新能源汽車,或許能從微觀層面更好觀察“一體化”和“高質量”這兩個關鍵點如何落地、生花。上海本地提供由芯片、軟件等組成的車輛“大腦”;向西約200公里,江蘇常州提供動力電池;向南200多公里,浙江寧波提供一體化壓鑄機……通過產業集群協同發展,一家新能源汽車整車廠,4個小時車程內就可以解決所需配套零部件的供應。“4小時產業圈”的效率、跨區域跨部門整合力量與資源的能力、取長補短優勢互補釋放的潛力,正是對“一體化”“高質量”聯合構筑的強大合力、強大競爭力、新質生產力的鮮活詮釋。
百舸爭流千帆競,乘風破浪正遠航。今年6月,2023年度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在安徽省合肥市召開,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新的“路線圖”也躍然紙上:聚焦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領域推進實施聯合攻關計劃項目、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世界級產業集群、深化三省一市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一盤棋、一條心、一股勁,被賦予“一極三區一高地”戰略定位的長三角,凝心聚力、協同提效,正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長三角新篇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