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白茫茫”變成“金黃黃”(現場評論·端穩飯碗裝好糧②)
加強綜合開發、修復利用,充分釋放鹽堿地作為“潛在糧倉”的價值
鹽堿化被稱為土地“頑疾”,因土壤含鹽量太高,農作物低產或無法生長。前不久,記者來到河北滄州南皮縣探訪鹽堿地,映入眼簾的卻是今年豐收的一堆堆玉米。原來,得益于國家重大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渤海糧倉科技示范工程”,這里的連片鹽堿地由“白茫茫”變成了“金黃黃”。
從國情來看,我國耕地總量少,質量總體不高,后備資源不足。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成果顯示,2019年底我國鹽堿地共1.15億畝。喚醒這一“沉睡”的后備耕地資源,實現耕地資源擴容、提質、增效,讓鹽堿地變成米糧川,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端牢中國飯碗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考察時指出:“開展鹽堿地綜合利用,是一個戰略問題,必須擺上重要位置。”著眼未來,要立足我國鹽堿地多、開發潛力大的實際,發揮科技創新的關鍵作用,加大鹽堿地改造提升力度,加強適宜鹽堿地作物品種開發推廣,有效拓展適宜作物播種面積,積極發展深加工,做好鹽堿地特色農業這篇大文章。
改造提升鹽堿地,需要抓住降低土壤含鹽量這個關鍵。以往采用的灌溉淡水、淋洗地表鹽分等方式,成本高,淡水消耗量大,難以持續。怎么辦?既然不能一直用淡水“洗鹽”,不妨嘗試用“咸水”“微咸水”。在南皮縣,科研工作者利用當地地下咸水資源豐富的特點,采取咸水結冰灌溉、微咸水灌溉等方式,結合水鹽運行規律改良鹽堿地,成效顯著。相比2012年,平均每畝地節約淡水60多立方米、增產糧食100公斤。改造鹽堿地,因地制宜很重要。分區分類分析鹽堿地開發潛力和支撐條件,堅持生態和生產、治理和利用、短期與長期相結合,方能科學有序治理好鹽堿地。
讓鹽堿地打出豐收糧,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強化系統思維。有機質的積累、鹽堿物質的淋洗、土壤生物活性的恢復、作物適應性培育……土、肥、水、種等環節,都至關重要。近年來,一些地方堅持“以種適地”和“以地適種”相結合,進行了有益嘗試。比如,寧夏推動科研院所與農業企業合作,以微生物和牧草種植相結合的方式修復鹽堿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五十團夏河鎮,抓好水肥一體化管理,發展高效節水灌溉,有效改良了土壤。驅鹽化堿變良田的實踐表明,堅持治水、改土、改種協調推進,強化水源、資金、技術等要素保障,才能匯聚合力,讓鹽堿地“活”起來。
向鹽堿地要食物,還要向特色農業要效益。河北黃驊不斷拓展“旱堿麥”產業鏈,從小麥種植、收獲,到收儲中轉、面粉生產,實現了標準化種植、精細化加工。山東東營利用濱海鹽堿荒地種植飼草,打造黃河口灘羊產業園。這里的羊群喝著天然弱堿水、舔舐富含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堿土和鹽巴長大,肉質鮮嫩,具有良好的經濟價值。立足地情求突破,轉變思路謀發展,積極探索農業發展新業態,才能將鹽堿地的天然劣勢轉化成特色優勢。
在黃驊,蒸制面花是一項傳統習俗;其造型美觀、寓意吉祥,主要原料是旱堿麥面粉。只要功夫下到位,鹽堿地也能種出好糧食。加強綜合開發、修復利用,充分釋放鹽堿地作為“潛在糧倉”的價值,必將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多贏。
(作者為本報河北分社記者)
《 人民日報 》( 2023年12月12日 07 版)
相關閱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