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
筆者在農村長大,關于糧食的第一堂課,來自一位本家爺爺。小時候看他吃飯是一種享受,農家多是粗茶淡飯,但不管什么飯菜,他都能吃出“山珍海味”的感覺。臨了,老人總會倒些白開水在菜盤子里,轉一圈,一口悶掉,再打一個滿意的飽嗝。以至于長大后每每聽到“光盤”行動,腦海里總會浮現出那張和藹的笑臉。當然也不總是和藹,碰到小孩子不懂事糟蹋飯食,他會板起臉來,用一種威嚴的口氣罵一句。他們那一代人是經歷了漫長的物質匱乏年代,甚至鬧過饑荒、討過飯的;況且作為一個老農民,他春播秋收,應時而作,知道每一粒糧食背后的艱辛,又怎可容忍自己敬畏、珍惜的糧食被糟蹋。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如果枚舉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勤儉節約恐怕要排到很靠前的位置,就是因為這種敬畏和珍惜,如同這位老人之于筆者的示范,在傳統農耕社會代代相傳,積淀為一種帶有普遍性的民族文化心理。節儉不僅成了一種美德,還是信奉“天人合一”的國人立德修身的路徑:大道至簡,作為追求道的人,也應該效仿道的規則,以儉養德,在樸素而有節制的生活中,使自己超越外物如財富、權力等的拘牽,涵養一種高遠、淡泊的品格。所以古人講“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講“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這些流傳的金句里,滿滿都是價值觀,其間不僅閃耀著道德的光輝,也蘊含著生存的智慧。克制物欲,順應自然,人與自然關系才可能是和諧的,發展才是可持續的。如果以大為美、以奢為榮,進而養成暴殄天物的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無疑是透支著人類的未來和子孫的生存空間。
如今,我們集體走出了匱乏,數以億計的人走出了土地,走進了繁華忙碌的城市。但無論走多遠,人都不能飄。毋庸諱言的是,在對待糧食這個問題上,我們有些飄。
反對餐飲浪費,有厚重的傳統文化資源,也有廣泛的現實社會共識。觸目驚心、令人痛心的浪費現象,無疑不是對傳統美德的否定,反而恰恰說明我們在價值引領、教育引導方面還存在不足,折射的是知易行難的問題。
倡導節儉,要靠優秀傳統文化的賡續,借助先民的智慧,讓人們重新關心糧食和蔬菜。但靠簡單地拿來和說教,顯然是不合時宜的,只有更契合時代精神的闡釋和解讀,才能讓經典走出歷史的塵埃,與現代人的生活發生奇妙的聯接。
賡續文化傳統,是基礎性的工作,以立德樹人為旨歸,需要做慢功夫,久久為功。而解決餐飲浪費這一社會問題,則還要綜合施策,以進一步的社會治理創新,讓各個治理主體協調一致,形成改造現實的強大合力。
作為養成風氣的重要一環,公款餐飲具有極強的示范效應,其間存在的浪費行為必須得到禁絕。應該看到,近些年來這一領域的治理大有成效,但在一些地方餐飲浪費現象仍然存在,需要實施更有力的常態化舉措,黨員干部理應站出來,成為領風氣之先者。
公共政策也應致力于實現更精細化的治理。比如通過全民公約、全民創建等活動,勸導大家改變生活方式;以更常態化的方式推出如“光盤行動”、“綠色餐飲”之類的公共服務產品,引導形成新的消費習慣;鼓勵商家創新產品樣式,不僅僅是迎合而更多引導消費者形成理性、適度的消費方式,等等。
從更深層次上講,中國經濟正在轉型升級之路上砥礪前行,與之相適應的,社會治理水平和文明程度也應“水漲船高”,不隨意浪費物力,毋庸置疑是要堅守的一條文明底線。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政文”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