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理论电影在线观看,免费无码国产永久入口,99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免费,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中青報:限制“搶生源” 治理應當一視同仁

陳志文

2019年06月20日08:53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限制“搶生源” 治理應當一視同仁

  近日,河南淅川第二高中因為一條“搶生源”的政策成了新聞焦點。這所學校在招生過程中公開承諾:學校將針對排名在全縣前2300名的優秀學生開展合同制培養計劃,如果報考該校,不僅可以免除學費,學校還會提供2000元以上獎學金,并保證學生會被一本高校錄取;如果未能達成所承諾的培養目標,學校會根據學生入學時的情況給予學生1萬到5萬元的賠償;對于特困家庭,學校還可以安排學生家長在校內就業,就近照顧孩子。

  如此優厚的招生條件,一經曝光,便引發了廣泛關注。很多人都質疑:這樣的招生方式是否合理?最終,在相關部門的干預下,該校的做法被叫停,但由此引發的爭議,卻并未就此結束。

  其實,此類政策與做法,在近年各地中考生源競爭中比比皆是。一位中學校長給我講過他們當地的一個故事:前兩年,為了爭搶一個中考狀元,一所學校開價20萬元,另一所學校則開價30萬元,同時還把孩子父母的工作也承包了。只不過在愈演愈烈的中考生源大戰中,大張旗鼓的基本都是民辦學校,公辦學校比較少見,即便有,往往也都悄悄地進行,淅川二中作為一個公辦學校,如此高調爭搶生源,的確不多見。

  各大學校拼命爭搶優質生源的現象,反映出了一個事實:支撐許多所謂“名校”聲譽的,首先是優秀的生源,其次才是優秀的師資。四川某著名中學校長曾在一次圓桌論壇上坦誠地說:生源是基礎,最優秀的學生靠自學都能考進清華北大。因此他說,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解決生源問題。

  很多人不知道的一件事是:“學區房”這個詞其實是從美國來的。在美國,不同學區之間的公立學校硬件差異很小,老師的工資也基本一致,決定這些學校好壞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學生的質量。美國的“好學區”一般都是大房子、貴房子集中的學區,那里的父母從小對孩子的要求就高,家教也更嚴,同時還能提供有效的資源支持,這導致了優秀生源在這些地區的聚集。多數老師還是更喜歡教優秀的學生,于是也容易向這些學區流動。這一現象,生動地說明了生源對學校的重要意義。

  要成為名校,最好的捷徑就是抓好生源。正因為此,近年生源競爭近乎白熱化,遠不止是中考,初中、小學也一樣。

  近年在長三角地區出現的中小學“公退民進”現象,就是在生源競爭上公辦民辦競爭不公平的結果。目前,公辦學校的擇校政策實際上就是不允許擇校,只能就近入學,禁止包括考試在內的各種選拔手段,盡可能卡住所有住房與戶籍之外的入口;而民辦學校則定位于滿足個性化需求上,因此可以采取各種選拔措施。對公辦學校的招生政策嚴加管制,同時對民辦學校完全放開的結果,便是民辦學校依靠靈活自主的選拔政策,在短時間內迅速集中了大量教育資源。

  據了解內情的人介紹,淅川二高的招生政策,其實不乏無奈的成分。近年當地各類民辦學校興起,利用招生政策優勢以及雄厚的財力,對當地公立中學造成了嚴重的沖擊。因此,如果淅川二高的做法并不違反有關法律法規,政府就應該允許其進行合理的競爭。反之,如果這種做法確實涉嫌違法違規,那就應該禁止所有學校的此類做法,而不應區別化對待。從這個角度上看,我們有必要認真思考,在擇校與招生治理上,政府對公辦學校與私立學校的不同標準是否有改進的空間?

  此外,激烈的生源競爭也告訴我們一個樸素的道理:決定孩子優秀與否的,首先是家長,是家教,而不是學校,不是老師。近年的教育治理不斷強調保基礎,保公平,強調優質資源均衡,一些專家也簡單地把很多教育問題歸結為優質資源不充分,不均衡。對于優質資源的過度強調,誤導家長形成了一種偏頗的認知:孩子優秀是因為上了一所好學校,有了好老師,所以要成為優秀學生,就必須上好學校。這種忽略孩子個人差異以及家庭教育的觀念,進一步加劇了擇校熱。

 

(責編:段星宇、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