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改革和現代化與全球發展新機遇(人民要論)
2024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的主題是“將改革進行到底——中國式現代化與世界發展新機遇”,習近平總書記給會議發來了賀信。之所以確定這樣一個主題,是因為當今中國正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而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但關系到中國能否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且關系到世界的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所以,主題中的“將改革進行到底”,不但深刻地反映了我們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堅強決心,同時也更突出地反映了我們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崇高使命。當前,要把握好中國的改革和現代化與全球發展新機遇,有三大觀念我們不能不了解。
第一個大觀念——唯有讀懂中國的改革,才能讀懂中國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人悟出了一個大道理: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基本的事實就是這樣: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46年的發展中,每一次黨的三中全會都是圍繞著改革來展開的,而每一輪改革又都給中國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強大活力。中國之所以能夠從一個貧窮落后的國家,出乎人們預料地迅速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靠的就是改革開放。
同時,中國人還從這46年的實踐中悟出了又一個大道理: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就以今年7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來說,就提出了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國家安全、國防和軍隊等方面部署改革,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重點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彰顯了將改革進行到底的堅強決心和強烈使命擔當。
總之,讀懂中國的改革,才能讀懂中國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第二個大觀念——唯有讀懂中國式現代化,才能讀懂中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宏偉藍圖
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具有劃時代意義,從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以來,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已經成為中國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2024年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就是“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總目標相比,在前面增加了“繼續”兩字,表明我們黨在改革上道不變、志不改和接續奮斗的堅定決心;也表明我們黨是繼續錨定總目標,更加鮮明地有系統地提出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要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全面深化改革的擔子更重了,當前就有許多大事要凝心聚力去做。這里只舉三件大事就可以看出中國改革的力度。第一件是進一步市場化,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第二件是進一步創新,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第三件是進一步開放,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拿“高水平對外開放”來說,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中國不會因為某些國家的“脫鉤斷鏈”和所謂“小院高墻”就走向閉關自守。相反地,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進一步開放的難能和可貴,這就是更加主動地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深化外貿體制改革、外商投資和對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截至今年,中國已經實現了外資金融業準入負面清單的“清零”,制造業外資準入限制的“清零”;從11月30日起,在對54個國家的公民實施72/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基礎上,再增加9個免簽國家,包括這9個國家在內的38個免簽國家持普通護照人員來華經商、旅游觀光、探親訪友、交流訪問、過境不超過30天的還可免辦簽證入境。當前,在全球經濟發展不確定因素增多的情勢下,德國、新加坡等今年擴大對中國的投資,主動擁抱中國市場,這又更加充分地體現了中國對外開放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勢。
再說一點,今年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之后,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準確把握政府與市場、效率與公平、全局與局部、長遠與當前這些重大關系,正在進一步有效落實存量政策,同時加速推出一系列增量政策,既加大財政貨幣政策的逆周期調節力度,保證必要的財政支出,又努力提振資本市場,大力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同時積極回應群眾關切,頒布一系列支持措施。應當說,所有這些短期、中期和長期政策,都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鮮明體現。
總之,讀懂中國新一輪改革和發展,最好的辦法就是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第三個大觀念——唯有讀懂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諸方面重大變革,才能讀懂中國究竟能夠給世界帶來什么樣的新機遇
我們歷來講,世界的和平發展和經濟全球化是中國的機遇,而中國的改革和發展又是世界的機遇。中國過去46年改革開放的成功,根本經驗之一就在于矢志不渝地走出了一條和平崛起的發展道路。面對制裁也好,面對脫鉤也好,甚至面對戰爭威脅也好,中國堅持走這條和平發展道路不動搖。既不走建立軍事集團和軍備競賽來爭奪世界霸權的邪路,也不走以大欺小、建立所謂勢力范圍的邪路,而是堅持改革開放,在同經濟全球化相聯系而不是相脫離的進程中,獨立自主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還要強調的是,中國決不追求封閉式的獨善其身的現代化,而是以開放的姿態歡迎世界其他國家積極參與中國式現代化,把中國的改革和發展作為世界各國共同發展的機遇。也正因為這樣,國際社會正在凝聚起“中國改革有力度”“中國經濟有韌勁”的共識。高盛集團、摩根大通、瑞士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紛紛上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期;在近期面向百余家瑞士企業的一項調查中,企業決策者們普遍表示對在華業務充滿信心,還有近半數受訪者將中國列為三大投資目的地之一。中國則將繼續以高質量發展和更加豐富的創新成果,回應國際社會“看好中國”的期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代化道路上一個都不能少,一國都不能掉隊。”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實踐,向世界證明了發展中國家可以通過自身努力和對外合作,實現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現代化轉型,從而也為全球南方國家的發展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和啟示。習近平總書記今年10月在俄羅斯喀山出席“金磚+”領導人對話會上提出了“堅守和平,實現共同安全”“重振發展,實現普遍繁榮”“共興文明,實現多元和諧”的三點主張。這三點主張,同中國已經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這“三大倡議”一脈相承,完全契合全球南方國家發展經濟、加強安全合作和獨立自主的迫切訴求,為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注入了巨大的新能量。
回想67年前,毛澤東同志曾經深情地提出:“中國會變成一個大強國而又使人可親。”今天,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就正是這樣一個“變成一個大強國而又使人可親”的中國,就正是這樣一個通過自身改革發展而為世界現代化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的中國,同時還是這樣一個在文明交流互鑒中向世界各國人民更好學習的中國。
(作者為中國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席)
《 人民日報 》( 2024年12月04日 09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