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信用卡消費新場景(微觀)
北京市朝陽區的90后許錦是多年的信用卡用戶。過去,打開錢包,一個個卡位放著形形色色的信用卡,逛街購物一刷搞定,還常參加各類活動、享受多種權益。而今,她主動注銷了部分信用卡,用卡的頻率也在降低。近年來,和信用卡“漸行漸遠”成為不少消費者的共同感受。
信用卡“遇冷”了嗎?總體上看,信用卡依然擁有廣泛用戶群體,是重要的消費、支付工具。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國共開立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7.60億張;翻看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一季報,信用卡交易額仍十分可觀,一些銀行新發卡量保持增長。不過,與以往信用卡持續普及推廣相比,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數量連續多個季度環比小幅減少,部分銀行信用卡業務規模不同程度地縮小。
信用卡業務面臨的新挑戰,與新興支付方式市場份額不斷提升有關。近年來,移動支付快速發展,用手機二維碼付款,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重要支付方式。數據顯示,非銀支付機構服務超10億個人和數千萬商戶,年交易量超1萬億筆、金額近400萬億元。
支付方式和信用消費方式多樣化發展,一定程度上“分流”了信用卡的使用場景,但也為推動信用卡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契機。我國信用卡市場曾經歷多年的高速增長期,“跑馬圈地”、粗放經營等情況也隨之出現。2022年7月,相關部門發布通知,提出嚴格規范發卡營銷行為、嚴格授信管理和風險管控等明確要求。在政策引導下,信用卡業務邏輯進一步優化,機構發卡行為更規范審慎,“睡眠卡”“以卡養卡”等情況有所減少。監管在變、用戶在變、需求在變,產品和服務也應隨之而變。告別粗放發展,不斷提質增效,才能保持市場競爭力。
在多層次、多元化的支付服務體系中,信用卡仍發揮著重要作用。有的消費者更加習慣使用實體卡片,在海外購物、線下購物等場景中,信用卡也具有廣泛的適用性。此外,信用卡是用卡人支付、享受附加權益以及積累個人信用的重要方式。這是信用卡的優勢所在,也是潛在的業務增長點。今年暑期消費中,多家銀行信用卡部門著力挖潛,推出新舉措。北京銀行推出“萌寵主題信用卡”,深度挖掘養寵物人士的金融需求;廣發信用卡與相關企業合作,為新能源車主發放充電券等,助力公眾綠色消費。這些創新之舉,不僅直接減輕了消費者的經濟負擔,激發消費熱情,還拓展了信用卡的使用場景,進一步增強了信用卡的實用性和吸引力。可見,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不斷創新服務,挖掘潛在需求,信用卡就能煥發更大活力,找到更多用武之地。
信用卡業務是比較成熟的消費金融模式,對于促進消費、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等具有積極作用。主動適應環境變化,積極轉變發展方式,不斷提升服務水平,信用卡定能在高質量發展的軌道上打開新天地,為群眾生產生活提供更大便利。
《 人民日報 》( 2024年08月22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