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來論:警鐘長鳴,為孩子們筑牢暑期安全防線
暑假來臨,又到了青少年溺水事件頻發的時期。在我國,每年約有5.7萬人溺亡,其中未成年人占比高達95%以上,溺水因此也被稱為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殺手”。這不僅是對孩子們生命安全的嚴重威脅,也是對家庭幸福和社會和諧的重大考驗。
溺水事故頻發,一方面是因為,孩子們在暑假期間脫離了學校的嚴格管理,自由時間增多,而家庭監管出現疏漏;另一方面,部分青少年缺乏足夠的安全意識和自救技能,面對突發狀況時往往手足無措。此外,社會公共水域的安全設施不完善、救援力量不足等問題也是導致溺水事故頻發的不可忽視的因素。
面對這一問題,社會各界應采取有力措施,共同應對。學校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安全教育活動,將防溺水知識納入其中,通過組織防溺水講座、制作并發放防溺水宣傳冊,切實提高孩子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同時,學校可以組織專業人員進行自救技能的培訓和演練,讓孩子們在模擬情境中學會如何應對溺水等緊急情況,使廣大中小學生掌握相關自救技能。
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監護人,其監管責任不容忽視。為了切實保護孩子的安全,家長有必要就防溺水安全教育與孩子多談話,強調水上活動的危險性,并詳細講解預防措施和應對方法,鼓勵并支持孩子參加自救技能培訓和演練,并掌握附近水域的緊急救援聯系方式,從而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最重要的是,要確保孩子在參與水上活動時始終有成年人監護,無論是游泳、戲水還是其他水上娛樂項目,都不應讓孩子單獨行動。
政府部門在應對暑期兒童溺水事故中應積極發揮預防和警示作用。一方面,相關工作人員應加大對公共水域的安全監管力度,劃定溺水防范區,在顯眼處設立安全警示標牌,設置防護欄等防溺水應急設施,確保水域環境安全。同時,通過增設救生員崗位,提高應急救援能力和迅速響應能力。另一方面,政府應該鼓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比如組織志愿者在危險水域開展巡邏勸導活動,及時制止兒童接近危險區域。通過媒體宣傳、社區活動等多種渠道普及防溺水知識,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兒童暑期安全的良好氛圍。
共筑兒童暑期安全防線,意義深遠。這不僅是對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負責,更是對家庭幸福和社會穩定的守護。一個安全無憂的暑假,能讓孩子們在享受快樂的同時,培養起對生命的敬畏之心和自我保護的能力。同時,也彰顯了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和社會各界的責任擔當,推動社會的文明進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