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更高維度的合作共贏(現場評論)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辯證法⑤
“廣”側重于調結構、優布局,“深”突出的是提質量、增效益。深化合作的目的是攜手發展、實現共贏
早晨7時30分,一輛京津定制快巴從天津武清高村客運站準時駛出。在周邊多個小區依次接上乘客后,快巴直奔北京通州次渠。
傳統省際客運的路線相對固定,乘客往返客運站的路程,給通勤增加了不小的時間成本。在兩地相關部門的支持下,定制客運不僅可以根據乘客需求靈活設置站點,還能在進京檢查站免檢快速通行,大大提升了通行效率。
由廣及深,是順應事物發展規律使然。10年夯基壘臺、落子布局,從交通、生態、產業,到教育、醫療、養老……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合作領域越來越廣,為深化合作打下堅實基礎。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新問題新挑戰。有效破除發展梗阻,是深化合作的著力點,也有利于釋放更強的帶動效應,讓更多領域搭上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快車。進一步拓展合作廣度和深度,不僅是干好工作的現實需要,也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的必由之路。
“廣”側重于調結構、優布局,“深”突出的是提質量、增效益。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文章,要圍繞廣與深的辯證關系來書寫。以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等單位為引領,天津武清開發區加快推動智能軌道交通產業園建設,“北京研發、天津制造”帶動智能軌交產業興起壯大。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及所屬北京軌道交通技術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在河北保定設立河北京車智能制造基地。河北京車建成投用后,不僅帶動了保定地區的就業和經濟,也對培育首都軌道交通及其關鍵零部件等上下游產業,提升河北高端裝備制造水平發揮著重要作用。從完善場地、設備等硬件設施,到加快政策、制度等軟件升級,京津冀各地以協同發展為契機,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由“引進一個項目”到“帶動一片產業”的躍升,發展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深化合作的目的是攜手發展、實現共贏。按照有關規劃,大批北京藥企計劃遷入北京·滄州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由于我國藥品生產實行屬地監管,如果藥企向河北藥品監管部門重新報批,不僅審批周期長,還會失去“北京藥”的品牌效應。如何解決藥企的后顧之憂?兩地藥品監管部門探索實行醫藥產業轉移異地監管模式,“企業在河北、監管屬北京”。這不僅破解了在北京生產空間不足的難題,還保留了品牌效應,拓展了企業發展空間。實踐證明,以務實的改革舉措打破體制機制壁壘,創新合作方式,才能有效深化合作,讓各地更好發揮比較優勢。
京津冀協同發展沒有現成經驗、固定模式可循,下一步如何往深里走?接下來究竟該怎么干?京津冀協同發展聯合工作辦公室的工作人員信心滿滿:“方法可以探索,只要有共識,一切都好辦。”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不斷破堅冰、啃下硬骨頭,在合作廣度與深度上取得新突破,一定能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不斷開創新局面。
(作者為本報評論部編輯)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19日 05 版)
相關閱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