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金臺隨筆:在閱讀中走向人生開闊處
“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南宋詩人翁森曾寫過詩歌《四時讀書樂》,認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讀書各有獨特的樂趣。但事實證明,在平淡的四季轉換中讀書,或許不如某些特殊時期更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人們無論是讀書的數量還是質量,都遠遠超過平時。據一家社交媒體發布的《2020網民閱讀報告》顯示,疫情防控期間,56.2%的受訪者表示讀書量有所增加,三成多網民的讀書量甚至超過了過去一年的總和。而另一家主營電子書的網站發布的報告也顯示,有超過七成讀者反饋自己在疫情防控期間的閱讀量較平日有所增加。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疫情迫使生活的節奏慢了下來,以往匆匆流逝不知去往何方的時間似乎一下子多了起來,人們也就有了更多的時間撫卷細思。雖然病毒阻擋了外出的腳步,但閱讀讓我們的精神世界打開了新的“窗口”。最能代表這種閱讀主張的,莫過于那張流傳甚廣的照片:在武漢一所方艙醫院里,一位戴著口罩躺在病床上的年輕人仍然手捧書籍、專注閱讀,將喧囂與不安隔在了書籍之外。有人說,“有書香滋潤的靈魂不會枯萎”。的確,在困境中尋找方向,在逆境中尋找支撐,還有什么比書籍更能撫慰心靈、鼓舞斗志呢?
生活在今天的讀者無疑足夠幸運。很多人還記得,改革開放之初,人們常為了買到一本新書而在書店門口排起長隊,為了留住一本心愛的名著而連續幾夜不眠不休地抄書。今天,中國每年出版新書多達幾十萬種,紙質書、電子書等任人選擇,即便足不出戶也能暢享好書。從這個角度說,人們離書更近了。但隨著方寸屏開始占據更多人的閱讀時間,人們似乎又離書越來越遠了。我們在朋友圈里點贊,在微博上查看熱搜,在興趣小組里尋找影評,手機跳出的彈窗將我們帶往新奇豐富的網絡世界。數據顯示,近十余年來,我國人均年閱讀量一直徘徊在5本以下。有人擔憂,在數字化時代,閱讀變得越來越短,越來越淺,越來越碎片化,人們越來越沒有耐心閱讀稍微厚一點的圖書。
看到這樣的傾向,有些人通過深度閱讀,改變碎片化的閱讀習慣,也帶動更多的人回歸書本。在疫情防控期間,一所大學的圖書館特意精選了《四書章句集注》《鄉土中國》《夢的解析》等電子書,通過微信公眾號等途徑推送給讀者。這些嚴肅的經典著作再次引起讀者的興趣,目前已收到師生們的上百篇書評。當類似的閱讀不斷疊加,就能引領更多的人游向書海的深處。
書籍尤其是經典書籍是承載知識和記憶的寶庫,探索這座寶庫里的珍藏,需要耐心、沉靜和時間。疫情影響了我們的生活,但也讓我們暫別了匆忙、浮躁,為我們創造了親近經典的機緣。很多人利用這段特殊時期,拿起了曾經想讀而沒有時間讀、讀過還想重讀的書,在閱讀中獲得精神的慰藉與知識的提升。而在更長遠的人生之路上,我們需要涵養更多的沉靜與耐心,讓一本本好書陪伴我們度過每一個不同的人生階段,讓書籍成為一塊塊鋪路石,引領我們穩穩地走向人生的開闊處。
《 人民日報 》( 2020年06月10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