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社會都要成為保護未成年人的發聲者、監督者,網絡企業、學校、家庭要進一步把保護未成年人工作做好做實,把未成年人權益被侵害的風險降到最低。尤其是性侵害未成年人的案件性質惡劣、危害嚴重,對罪行極其嚴重的,要堅決依法從重從快懲治,該判處死刑的堅決依法判處死刑,讓犯罪分子受到應有的制裁。
最高人民法院5月18日發布7件依法嚴懲侵害未成年人權益典型案例。據介紹,2013年至2019年,全國法院依法審理拐賣兒童、猥褻兒童、組織兒童乞討等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刑事案件28975件,懲處罪犯29787人。最高人民法院有關負責人指出,對罪行嚴重、惡劣者,該重判堅決依法重判,該判處死刑的堅決依法判處死刑,絕不心慈手軟,絕不姑息養奸,堅決鏟除社會毒瘤,堅決伸張公平正義。
依法嚴懲侵害未成年人權益典型案例中,既有強奸未成年人等刑事案件,也有侵犯未成年人健康權、侵犯受教育權等民事、行政案件,還有對被害人的未成年子女開展跨省司法救助的案件。其中有3起強奸案件,盡管未造成未成年被害人死亡或者重傷,但具有強奸幼女多人、多次的情節,犯罪動機卑劣,性質、情節惡劣,手段殘忍,人身危險性和社會危害性極大,罪行極其嚴重,人民法院堅決依法判處死刑立即執行。
最高法此次集中發布這些典型案例,旨在正告那些潛在的違法犯罪者,莫向未成年人伸手作惡,伸手必嚴懲、作惡必重判。
性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行為,嚴重侵害未成年被害人的身心健康,對被害人的心理和生理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傷害。在公布的一起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中,被告人趙某某身為公司法定代表人,同時兼任多項社會職務,有著較高的社會地位,卻伙同他人采取毆打、恐嚇、威脅等手段,性侵10多名幼女,道德敗壞令人發指。對此類犯罪堅持“零容忍嚴懲處”,彰顯了人民法院從嚴打擊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鮮明立場和堅決態度。
近年來,犯罪分子利用網絡實施犯罪的案件增加,加強網絡監管,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網絡保護已成為社會共識。目前越來越多的網絡平臺推出“青少年保護模式”,承擔企業應有的社會責任,履行維護網絡安全、凈化網絡空間的法律義務,但未成年人辨別能力、防范意識較弱,容易沉迷網絡,更容易成為受害對象,網絡犯罪時有發生。不僅網絡企業要承擔應盡法律義務,學校、家庭也需要進一步主動加強對未成年人使用網絡情況的監督,教育引導未成年人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切實履行未成年人保護、監護法律責任。
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要依法嚴懲,未成年人合法權益要依法保護。父母有撫養、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保障其健康成長的義務,父母“失職瀆職”也要承擔法律責任。在一起公布案例中,被申請人陳某作為小呂的母親,對患有多種疾病的小呂不履行監護職責,拒絕撫養,嚴重侵害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法院對陳某判刑并撤銷其監護人資格,依法指定陳某戶籍所在地居委會作為小呂監護人。宣判后,辦案法院和法官持續對當事人進行跟蹤回訪,關愛觀護其健康成長。
關愛和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是全體公民的法律責任與義務。《未成年人保護法》去年首次進行大修,修訂草案新增“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兩章。未成年人權益被侵害的強制報告制度寫入法律,全社會保護未成年人的意識,從道德層面的責任和義務升級為每個公民知法守法依法履責的必須。加強對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的力度大幅提高,對侵害者也是一種嚴厲威懾與警告。
侵害未成年人權益典型案例來自司法實踐,凸顯進一步織密織牢保護未成年人法網的重要性、緊迫性。全社會都要成為保護未成年人的發聲者、監督者,網絡企業、學校、家庭要進一步把保護未成年人工作做好做實,把未成年人權益被侵害的風險降到最低。尤其是性侵害未成年人的案件性質惡劣、危害嚴重,對罪行極其嚴重的,要堅決依法從重從快懲治,該判處死刑的堅決依法判處死刑,讓犯罪分子受到應有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