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戰“疫”背景下談新時代愛國主義,是一場生動的教育實踐,更是一次意義非凡的精神洗禮。在大戰大考中,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披荊斬棘的強大精神動力,為中華兒女凝聚起戰勝疫情的磅礴力量。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與精華,在與疫情斗爭的過程中,中華兒女血脈深處的愛國主義精神得到了不斷地升華和強化。
愛國浸潤于守望相助的意識中。意識形態對培養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性舉足輕重,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愛國主義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一面極具號召力的鮮明旗幟,也是影響民族和國家命運的重要因素,要讓愛國主義精神深入人心,首先要培養起正確的愛國意識。培養愛國意識,一是要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在大戰大考面前,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在紛繁復雜的形勢中,要堅定理想信念。戰疫初期,廣大中華兒女無論身處何地都能自發主動地把國家安危放在個人安危之前,這就是一種潛在的愛國意識。二是要增強國家認同感,熱愛國家、熱愛民族,能在關鍵時刻與祖國同甘苦,與同胞共患難。這一點在這次抗擊疫情中充分地體現在海內外中華兒女與子同袍、守望相助的精神面貌之中,同時,中華兒女紛紛為國家抗擊疫情的堅決及為每個公民帶來的福祉感到自豪和驕傲也是現實的表現。
愛國彰顯于共克時艱的行動中。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更要用實際行動點亮愛國成色,要在行動中讓愛國主義精神牢牢扎根于中華兒女心中。愛國不需要做出許多轟轟烈烈的事情,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做好力所能及之事都是在傳遞愛國之心。因為身處同一片土地,共同生活在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中,中華兒女都能以“大家”之心積極主動投身到戰疫支援中去,這就是對祖國最有力的行動支持。愛國從來都不是一句口號,是舍小家為大家從祖國的大江南北出發匯聚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是扛過風吹雨打義不容辭在逆行中為“疫”中人送快遞、送外賣,是積極響應號召以身作則戴好口罩配合檢查為抗疫貢獻凡人力量,是穿上紅藍馬甲奔赴一線為人民群眾筑起防疫的鋼鐵城墻……愛國這兩個字在這場大戰大考中切實轉化成為了堅強而有力的行動。抗疫,是一堂生動的愛國行動課,中華兒女團結一致、共克時艱,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的內涵所在。
愛國體現于命運與共的細節中。“小事小節是一面鏡子,能夠反映人品,反映作風。小事小節中有黨性,有原則,有人格。”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小事小節是一面鏡子》一文中的深刻論述,于細微處見精神,于大戰大考的細節中彰顯中華兒女樸實無華的愛國主義精神。這種細節,或是少先隊員聽到國歌聲馬上停下腳步深情凝望國旗,或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在世界舞臺上共同唱響《義勇軍進行曲》,是身為華夏兒女的那種由心底生發出來的行動自覺,是無論身處何時何地在細節中彰顯出來的對國家的熱愛與尊重。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那些捐贈物品包裝上寫下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暖心話語總是讓人淚目,那些在歡送支援湖北醫療隊伍之中默默鞠躬、站定行注目禮的平凡舉動總是讓人記憶猶新,小細節里正是中華兒女內心深處濃濃的愛國之情,小舉動背后蘊藏著中華民族命運與共的情感歸屬。
大戰大考給了中華兒女一次愛國主義“精神洗禮”,于意識里、于行動中、于細節深處,愛國主義精神隨著戰疫曙光的到來,早已融入民族心,鑄就了民族魂,是中華兒女不懼風雨最深厚的底氣與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