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江西、湖南、河南等很多省市文明辦發出通知,要求在“清明節”期間廣泛開展“清明祭英烈”網上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廣大青少年堅定理想信念,繼承優良傳統,厚植紅色基因,激發愛國情感,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又是一年清明時。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我們開展清明祭祀,是緬懷故人,寄托哀思,更是一種感恩教育。在今天,清明祭掃成為一種法律性倡導的全民行動。它已然成為中華民族的價值追求。這是一種源于“尋根”,重于傳承的追思、感恩的價值追求,讓我們常懷感恩之心,一起追思那些已逝的先輩。
清明追思,感恩那些為戰疫逝去的英烈。一場突如其來的病毒,打破了我們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眾多醫務人員,紛紛逆行,廣大黨員干部沖在一線,在平凡的崗位上,用職責和使命書寫英雄壯舉,有些甚至付出了寶貴的生命,如武漢市武昌醫院的劉智明,金銀潭醫院的彭銀華、江西大余的蔣金波等,倒在了抗疫的一線。時間流逝,白衣英烈的壯舉須當緬懷。清明時節,當懷感恩之心,逝者雖逝,但生者當追思,感恩他們在災難面前,為我們負重前行。
清明追思,感恩那些為創造美好生活逝去的先烈。今天的中國,來之不易。百年歷史,滿是恥辱,滿是滄桑。洗刷恥辱,走向復興之路的征途中,無數的民族先輩、革命先烈不屈不撓的抗爭,用生命換來了今天美好的生活。如民族危亡之時,李大釗、方志敏等革命先烈、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為民族獨立和人民幸福舍身取義;又如歲月靜好的和平年代,為保一方安寧和國家利益,29歲的維和戰士申亮亮、33歲的貴州刑警李雙雙等當代英雄在風華正茂的年紀里為萬家燈火負重前行。正是這些逝去的先烈,才有了今天人民生活富足,社會發展繁榮穩定。
清明追思,不能忘記那些給予我們家傳承的先人。我來自哪里?這是清明的本核追問。追思先人,是為了教育后人,告訴他們不要忘本。每到這個特殊時節,無論多遠的游子,也都會到先人的墓前去祭祀一番,為先人鞠上一躬,表達對先人的追思、緬懷與懷念。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在莊重肅穆中,我們低頭追思為民族、為人民犧牲的先烈,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生活。我們緬懷自己的先人,常懷感恩之心,捧上一束鮮花,表達一份濃稠的相思。
文/廖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