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在全球范圍的擴散,來自歐美的生產和需求都在減少。全球產業鏈出現“梗阻”現象,對國內制造企業構成新的挑戰,有的采購不到生產所需的關鍵部件,有的遭遇訂單的流失或延后。與此同時,也有不少產業迎來加速成長的機會,從國際醫療物資訂單的迅速增加,到蘇州、重慶等地電子制造業訂單的大幅增長,在國內形成產業鏈集群的行業,成為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的中堅力量。這啟示我們,在統籌外資外貿工作時,要緊盯產業鏈這一核心不放松,以前瞻性的視野抓住產業鏈重構的新機遇,贏得未來發展的主動權。
在國際制造面臨“停擺”困境時,一些行業能夠成功突圍,國內產業鏈的相對完善功不可沒。以深圳的電子制造業為例,數據顯示,有超過80%的相關配套零部件能實現本地生產,當國際市場出現空缺時,國內生產自主率高的產業就脫穎而出。以深圳為代表的一些地方,具有產業鏈完整度高、產業集群化程度高的特點,形成了供應鏈、成本和效率等方面的多重優勢。這在平時是吸引外資、助推發展的動力,在疫情等非常時期則降低了從全球采購零部件所帶來的風險。不難看出,產業鏈越完善、產業配套能力越強,對外資的吸引力也就越大,國內制造業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就越穩固。
中國素有“世界工廠”之稱,優化產業鏈就要進一步擴大現有優勢,為產業集群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硬件上,我們要在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地域,圍繞國家九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努力打造一批區域性產業鏈集群,為產業鏈的完善搭建“舞臺”。在軟件上,我們要加速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等高端產業全方位對外開放,為產業鏈的升級描繪“藍本”。隨著各國紛紛推出經濟刺激計劃,全球流動性涌向中國市場成為大概率事件,但我們不能讓外資成為“熱錢”,而是要以產業集群的優勢把外資留住,在互惠互利中實現“引資補鏈”“引資擴鏈”。
要發揮外資的積極作用,更要提升本土制造業水平,在全球供應鏈中贏得優勢地位。需要看到的是,我們很多產業,在市場和生產兩方面對外依賴度仍然較高。中國產業門類齊全、產能優異,在產業鏈的提檔升級上很有潛力,要做的是把準企業之“脈”,開好產業鏈之“方”。
以“外增粘性、內拓空間”的方式穩住抓住產業鏈重構的新機遇在全球供應鏈中的位置。對一部分遭遇出口困境的企業,我們在助其拓展出口通道、穩定國際市場的同時,也鼓勵它們積極開辟國內市場,確保“不掉鏈”。以“補短板”的方式提升抓住產業鏈重構的新機遇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針對制造業從“高原”到“高峰”的發展要求和關鍵部件“卡脖子”的問題,引導支持龍頭企業進行自主研發、產品換代,實現“鏈升級”。以“彎道超車”的方式闖出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新天地。把握新基建的風口,聚焦5G、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重點,通過重大項目建設引領支撐新產業的成長壯大,爭取“塑新鏈”。
發展猶如登山,今天的經濟體量和發展階段,決定了我們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更多努力,但只要把握好產業鏈這一核心要素,我們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就會更加穩固,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就有更多抓手和支撐。(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