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刺激和恢復經濟,顯著提振市場信心,政府除了發放消費券,還需要相機實施其他補償性財政政策,給市場以過渡期,以穩定經濟、穩定生產進而穩定收入、穩定消費。復工以來,不少地方推出了減稅降費政策,以幫助企業恢復生產——減稅降費作為供給端財政政策,能更有效幫助降低企業成本,特別是給予中小企業更多自主權。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以來我國消費市場出現了罕見的負增長。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20.5%。為有效應對疫情對消費的影響,大力刺激消費和提振消費信心,把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釋放出來,一些地方和部門相繼出臺多項促消費政策措施,包括發放電子消費券,產生了積極的市場效應和社會效果。
2019年我國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57.8%,拉動GDP增長3.5個百分點。消費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第一動力,也是推動經濟社會秩序恢復的重要手段。消費券對經濟的刺激,是一個“需求——生產——就業——收入——需求”的循環鏈條,政府發放消費券對經濟的刺激作用不容置疑,且具有持續性影響。目前,地方政府發放消費券惠及范圍、使用期限等,相當程度尚依賴于政府財力。為減輕政府財政壓力,同時增加經濟社會效益,可以對消費券資金來源和發放形式進行創新。
就資金來源問題,可以考慮與企業進行合作,根據不同產品的需求彈性,與企業進行比例分攤,既可以促進居民消費,幫助企業恢復生產,又能減輕政府的負擔。在落實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政企合作類消費券的比例分配和消費券使用解釋權歸屬問題,尋找三方利益均衡點,保證在消費券發放和使用過程中,國家、企業和居民三方權益依法得到平衡合理保護。
在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一些城市選擇第三方支付平臺作為發放消費券的入口。數字經濟最大的特點就是大數據運用,通過第三方平臺發放消費券最大的優點是機會均等化。傳統的消費券大都通過單位或者企業發放,而支付寶、微信等作為全民性的大數據應用,可以突破職業、年齡、數量限制,讓每個人都有獲取消費券的機會。此外,電子消費券相比于紙質消費券發放成本更低,領用、使用更加便捷,保存更加容易,在有效降低政府財政壓力的同時,為企業和居民提供了更便捷有效的權益服務。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消費券短期內具有刺激經濟和提振市場信心的作用,但消費券發放對象、發放期限、發放金額的有限性決定了消費券發揮刺激經濟、提振市場信心的作用也是有限的。目前,不少地方和領域已全面復工復產,而餐飲、旅游、娛樂等行業和領域的消費恢復,仍處于起步或提升階段,大部分消費恢復主要發生在剛需領域。
從長期看,各類分期貸款方式會影響消費者的跨期選擇,而受疫情影響,居民收入水平和企業復工復產、項目推進等仍具有不確定性,消費者的當期消費仍會受到較大影響。比如,復工后一些企業實行高管降薪、工資掛鉤業績等政策,都可能促使消費者作出消費延期的選擇。
這就意味著,要刺激和恢復經濟,顯著提振市場信心,政府除了發放消費券,還需要相機實施其他補償性財政政策,給市場以過渡期,以穩定經濟、穩定生產進而穩定收入、穩定消費。復工以來,不少地方推出了減稅降費政策,以幫助企業恢復生產——相較發放消費券,減稅降費作為供給端財政政策,能更有效幫助降低企業成本,特別是給予中小企業更多自主權。
不論是需求端的消費券,還是供給端的減稅降費,對恢復經濟都具有重要作用。從減輕中小企業壓力、恢復經濟、穩定就業以及轉變經濟發展動力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角度看,現在減稅降費被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也具有更長遠的效益。疫情緩解和結束后經濟如何復蘇,短期要看消費券,長期要看減稅降費,后者尤需加大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