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書店轉型要“面子”也要“里子”(品牌論)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書籍,是文化的重要載體;讀書,是承繼文化的重要方式;書店,是傳播文化的重要空間。很多人的知識啟蒙和思想共鳴,通常會與一兩本書有關,往往從家門口的書店開始。
伴隨互聯網的普及,人們的讀書方式、閱讀習慣有了很大改變,實體書店的發展受到不小沖擊。第十六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數字化閱讀呈快速發展趨勢,紙質閱讀呈放緩趨勢。在這種背景下,以新華書店為代表的老牌實體書店紛紛走上了轉型的必由之路。
創新是發展的動力與源泉,裹足不前就會被市場淘汰。實體書店或引進時尚的設計理念與元素,打造“高顏值”書店,成為“打卡圣地”;或在原有傳統業務的基礎上,通過“書店+”等方式打造復合式文化平臺;或積極進軍社區或鄉鎮等薄弱地帶。在擁抱新技術、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進程中,實體書店的新興業態不斷涌現,變革與創新貫穿始終。
近年來,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斷加大扶持力度,為實體書店轉型發展創造新機遇。2016年,中宣部等11部門印發《關于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指導意見》;2017年,國務院印發《“十三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其中明確了推動全民閱讀、營造“書香中國”等具體舉措;2018年,圖書批發、零售環節免征增值稅政策進一步延續,這些都為實體書店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礎。
當前,中國經濟正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人們的消費水平不斷提升,個性化、多元化的文化消費需求持續增加。“碎片化”的網絡閱讀不可能滿足所有公眾的需求,文化氛圍的熏陶是實體書店的獨特優勢。《2018-2019中國書店產業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圖書銷售網點同比增長4.3%,從業人員同比增長5.5%。一大批特色書店在各大城市興起,規模不減反增。
值得注意的是,書店不僅是文化體驗場所,更是一座城市的“燈塔”,是廣大讀者的心靈“棲息地”。它的核心是書籍,對象是讀者。在書店轉型的過程中,過于追求“吸睛”“圈粉”“人氣”,而忽略圖書質量和服務,可謂本末倒置。那會導致能讀的書越來越少,雜貨商品越來越多;讀書的人越來越少,游玩的人越來越多;讀書活動越來越少,商業性活動越來越多。書店也就逐漸喪失了其本身的價值與內涵。不少老牌書店在改革創新中不忘傳承,贏得了市場的尊重;也有的書店“一時成名”,但終是“曇花一現”。
時代在變遷,科技在進步。變的是書店的形式,不變的是人們從閱讀中獲取精神慰藉的需求。“腹有詩書氣自華”依舊是很多人的信念與追求。相較以前,讀者越來越重視閱讀時的體驗。無論是老牌書店還是新興特色書店,能否在滿足讀者日益精品化、差異化的閱讀需求上做到極致,形成自己的讀者群,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其發展前景,畢竟書店既需要用“面子”吸引人,更需要靠“里子”留住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