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付不夠,刷卡來湊”。信用卡已成為不少買房族湊首付的一大“利器”,不過據北京青年報報道,8月以來,農行、建行、招行、興業、平安、光大等多家銀行的信用卡中心先后發布公告,要求收緊房地產類商戶刷卡。
這些銀行對信用卡涉房交易的限制不盡相同,比如農行、招行等都明確提到,信用卡不可在房地產類商戶進行交易,建行還對物業管理和出租等商戶交易進行了嚴格限制,也就是說用信用卡交物業費也將受限。總體來看,收緊的趨勢相當明顯。
首先,從金融風險的角度看,嚴控信用卡的資金流向的確很有必要。近幾年,各個銀行的信用卡業務高速擴張,為激活消費提供了便利。但是,一旦發卡和資金管控門檻過于寬松,很可能導致不良貸款率上升。
比如銀聯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在信用卡業務發展整體放緩的背景下,交通銀行信用卡不良率從年初的1.52%攀升至2.49%,浦發銀行的信用卡不良率同樣從去年末的1.81%攀升到2.38%。信用卡不良貸款率的增長,往往和P2P網貸、涉房交易等模式緊密捆綁,個人貸款缺少規范管理導致風險疊加。因此,掐斷房產交易、生產經營、商業投資等渠道,將信用卡資金嚴格限制在消費領域,成了相當急迫的命題。從銀保監部門到各商業銀行普遍管控升級,正是回應這種風險變化的體現。
其次,禁止刷首付等信用卡涉房交易的另一個重大意義在于,通過限制資金流向,進一步落實“房住不炒”調控理念,為樓市降溫。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房產被當做重要的資產保值增值手段。對房產總價動輒幾百萬的一二線城市來說,信用卡的加持效果未必顯著,但那些三四五線城市,透支財富拿信用卡炒房,完全具備操作的可能。為了撬動財富升值,不少缺少負擔能力的群體,開始透支信用卡來瘋狂地加杠桿,刷首付、還房貸。近兩年信用卡不良貸款率的上升,和這種投機炒房模式的興起息息相關。
而且,在當下而言,中小城市恰恰是樓市泡沫的風險地帶,不少地區出現了人口流失、產業空心化的城市收縮風險。有媒體梳理顯示,上半年多達275家房企破產倒閉,其中絕大部分分布在三四線城市。這種疊加的系統風險不可小覷。
所以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多次出手調控,調控手段除了嚴格限購、限售之外,還包括嚴控房地產行業的資金鏈。比如8月上旬,銀保監會發布相關通知,決定在32個城市開展銀行房地產業務專項檢查工作,嚴查各種將資金通過挪用、轉道等方式流入房地產行業的違法違規行為。除此之外,多家銀行還按照要求,收緊了房地產開發貸額度,讓一些違規資金從房地產行業撤出。
可見,嚴控信用卡資金流向,作為房地產調控的配套措施之一,相當必要,也正當其時。從行業的角度看,有利于降低樓市的金融風險;從消費側來看,也有利于規范消費習慣,限制節節攀升的居民杠桿率,避免過度透支財富導致的一些負面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樓市出現了明顯降溫,金九銀十并沒有如約而至,這是落實“房住不炒”和“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三穩原則的成果,也是包括信用卡資金流向管控升級等諸多手段協同發力的成績。
要鞏固調控成果,防止金融風險反彈,從信用卡管理的角度來看,還得進一步落實涉房交易的相關禁令,一方面要加強信用卡征信額度的動態管理,另一方面,倒逼銀行自查,完善資金流向的監控機制,尤其得避免將授信額度從賬戶內以現金方式取出再跨銀行轉入的變通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