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公開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提出: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并提出了明確的時間表,到2020年,基于風險分析和供應鏈管理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初步建立;到2035年,基本實現食品安全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關系著千家萬戶的健康,影響人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絲毫馬虎不得。可是,近年來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事件卻讓人們無法安心消費,讓人防不勝防。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已到了刻不容緩、需重拳出擊的時候。
此次出臺的意見,用“四個最嚴”表明了治理餐桌污染的堅定決心。而意見精準制定出路線圖和時間表,并圍繞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保健食品行業、校園食品安全等全社會高度關注的話題,開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設攻堅行動,也讓人們充滿期盼。
梳理食品安全問題的各種典型案例,不難發現,食品安全問題一是出在源頭的生產環節,比如農藥超標、水產品添加劑、瘦肉精等。二是出在加工流通環節,比如,校園周邊、城鄉接合部、農村食品市場的“三無”食品,以及餐飲后廚管理等。治理餐桌污染,也要抓住這一頭一尾,意見強調,堅持“產”出來和“管”出來兩手抓。既重日常監管,也重風險防范,才能把好從田間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線。只有以“零容忍”的態度,堅持對違法違規行為出快手、下重拳,方能切實守護好“舌尖上的安全”。